57CA3E6E-7163-4509-81BC-D4F52E0B65F6.jpg

筆者剛到阿布奎基時,在路上隨處拍下的街景。

  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奎基市(Albuquerque, New Mexico),一個或許是我這輩子去過數一數二神奇的城市,作為開啟美國行系列的首篇再適合不過。

  今年初時,我和學長受到了在合氣道社認識的長輩Philips教授的邀請,分別自加州和密蘇里州搭乘飛機,至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奎基市旅遊以及探望教授。這是我第一次去新墨西哥州,在這之前甚至不曾耳聞當地的任何景點。於是,在訂下機票後我便開始瘋狂在網路上搜尋。大量與《絕命毒師》影集有關的資料映入眼簾,然而對於沒有看過該劇的我卻毫無吸引力。就在這時,這學期擔任TA服務的教授給了我建議:「如果去新墨西哥州的話,記得去聖塔菲(Santa Fe),從阿布奎基過去開車不遠。那裏的景色是我這輩子看過最美的之一,特別是被雪覆蓋的仙人掌。」他說。帶著雪的仙人掌?這句話倒是提起了我的興趣。一般來說仙人掌給人的印象都長在熾熱的沙漠,而雪,應該只存在寒冷的北國。帶著雪的仙人掌或許很值得一看。於是我帶著這樣的心情出發了。

  到了新墨西哥州後,十分感謝教授和他的妻子開車至機場接我。由於年紀相差了很多歲,與他們對話就像是和自己的爺爺、奶奶聊天一樣,有種被長輩關心的感覺。一路上我們相談甚歡,很快便到了吃午飯的餐廳。午飯吃的是中式的炒飯,伴著白芝麻的炒飯炒得晶瑩剔透,金黃的蛋絲、扎實的肉絲搭配著青豆和紅蘿蔔丁,豐富了整盤料理的配色。沒錯,沒有玉米,因此他完美地避開了成為三色豆的陷阱。由於教授在亞洲多個國家住過數年,對於亞洲菜十分喜歡,因此特別帶我去吃他平常會吃的餐廳。因為我還沒掌握自己煮炒飯的技巧,總是把飯都糊在一起、無法炒開,這頓飯是我到美國吃的第一頓好吃的炒飯,相當感動。

  吃完飯後我便到教授家和他閒聊,一面等著學長從加州飛來匯合。教授的家裡擺著許多的藝術品和藏品,我們一面閒聊來美國之後的生活,一面細數在每一件寶貝背後的故事。在眾多物件中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桌上擺著的玻璃杯子,那個杯子口徑非常大,大的或許放得下一顆排球,說是杯子,它其實更像是一個長了腳的盆。它就這樣靜靜地立在客廳的桌上,光透過窗戶照向玻璃杯上的紋路,在桌上形成了一道道光暈,十分漂亮。我向教授半開玩笑地詢問這麼大的杯子該不會是拿來喝酒的,教授笑了笑,和我分享了他和這個杯子的緣分。原來,這個杯子的年紀比我還大。教授說,這個杯子最早是放在他的爺爺家,作用原本可能是個花盆或小魚缸,但由於上面的雕刻非常漂亮,它就一直空在那裏作為擺飾。每次年幼的教授去爺爺家時,總是會用手指向彈額頭那樣去彈那個玻璃杯,讓它發出像是鐘一樣的聲音。「噹——」年幼的他或許是調皮,又或者喜歡那個聲音,他每次經過總是會那樣做。後來,爺爺過世後,這個巨大的玻璃杯傳到了他的爸爸手中,並且現在來到了他手中。「噹——」教授示範了一下,聲音果然十分令人著迷。

S__187973635.jpg

教授妻子為我們準備的晚餐。

  第一天的行程非常簡單,當學長抵達機場後,他租了車開往教授家與我們匯合。我們稍作休息,便乘坐著教授的車去往了他平時練習的道場。這是我第一次在美國練習合氣道,因為該道館的人年紀都比較大一些,因此也就沒有練得太激烈了。練習過後我們回到了教授家,並享用了教授妻子為我們準備的晚餐,蝦仁義大利麵。

  教授的妻子是一位非常謙虛的人,她口口聲聲說著她不太會煮,準備了一般的家常食物希望我們不要嫌棄,但另一方面又端上了看就知道很美味的義大利麵。這應該不能算是蝦仁了,每一隻蝦都比湯匙還大,這是我這輩子吃過有最大蝦子的義大利麵了。真的是十分謝謝教授夫妻的招待。一面吃著義大利麵、一面喝著紅白酒,並且一面用彆腳的英文與教授夫妻暢聊著,那是個愉快的夜晚,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了。

  隔天一早,我和學長在用過早餐後就動身前往了包含聖塔菲在內的各種景點。

B36B565C-6ED2-4837-AA55-C031EB6F568B.jpg

聖塔菲的街景。

  關於聖塔菲,我想已經不用再多做介紹了,網路上的旅行介紹已經相當豐富。相較於阿布奎基,聖塔菲有著更觀光化的市區。街上充滿著來往的觀光客,在廣場處更是能看到擺地攤叫賣的藝術品攤商。這點,與街上幾乎空無一物的阿布奎基大相逕庭。其實以我對美國的印象來說,街上空無一物才是常態,大家幾乎都開車出門,因此在沒有大賣場或者商店的地方,街道通常都空無一物,或者只是私人住宅。不過,也有可能是只有密蘇里州是那個樣子,從我朋友傳來的紐約照片看來,那裡與亞洲的幾個大城市景色相差無幾。

21EC1C4C-EAC4-4059-AB52-C2B2684FE7F6.jpg

聖塔菲的餐廳一景。

  道了聖塔菲後,由於已經趕路一段時間,時間也到了用餐時段,我們隨處找了一間餐廳用餐。吃的東西不外乎就是一些豆子類,和滿滿的起司。個人覺得如果可以接受一直吃燉豆子料理的人,應該會蠻喜歡的。簡單用完餐後,我們就出發去了我第二重要的目標——拉瑞多教堂(Loretto Chapel)。

54BB4421-ADE9-4E9D-9507-5FD42FD0939D.jpg

教堂最著名的螺旋樓梯。

  拉瑞多教堂最著名的就是它那被譽為神蹟的螺旋樓梯,在來到這裡之前我早已久仰大名。一直到出發前在查詢景點時,我才知道原來這座教堂就在新墨西哥州。這座教堂屬於天主教系統,雖然我並不是天主教徒,但站在裡面瞻仰著螺旋樓梯、教堂的裝潢和講述聖經故事的裝飾,看著陽光透過彩繪玻璃的圖案,搭配上室內播放的聖歌,能夠感受到有種神聖的感覺。雖然我也不是很懂,但正是這座教堂後來開啟了我的教堂鑑賞之旅,到歐洲探望女朋友時也去了幾個莊嚴肅穆的教堂。我或許意外地喜歡教堂的文化。

D4615C5D-D751-401D-BA25-BAD072971F35.jpg

當地最古老的教堂,San Miguel Chapel。

453E3AA6-D79C-4F04-981A-77119FFC5542.jpg

國家公園中一些自然產生的洞,較低的那些曾有人居住。

  看完聖塔菲後,我們前往了一個國家自然保護區,Bandelier National Monument。在那裏有一些史前人類的居住痕跡,在當時已經形成了部落的文化,相當有趣。史前的人類住在由大自然鑿出的岩洞中,並且用木製的梯子串聯,形成更有規則的聚落和建築公共建設。吹著風仰望這些壯觀的景色時,一旁甚至有野生的鹿群默默靠近我身邊吃起了草,相當有趣。真不知道活在那個年代的感覺會是什麼,或許我只能閉上眼睛,在這個他們曾經生活的空間,透過幻想來知道了。

  第三天一早當我們睡醒時,景色已經被大雪覆蓋,手機甚至跳出了當地政府的暴風雪警報。這是我的人生中繼高中爬雪山第二次被暴風雪干擾行程,所幸影響比較大的區域是在我們目的地的更北方,因此我們就直接往原住民博物館前進。新墨西哥州由於是當地的原住民區,有許多原住民博物館,若是對他們的文化有興趣的人,我十分推薦。在原住民陶藝博物館的紀錄片和展品讓我獲益良多,也讓我更清楚了美國原住民的文化,我暫且就留到最後說明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像是民宿一樣的飯店吃早餐時,我們詢問了老闆關於下雪仙人掌的情報。老闆聽後立刻給了我們一個沒有任何標示的座標,跟我們說開車過去可以看到。我當時的感覺就像是玩遊戲開啟了支線任務一樣興奮,老闆竟然能夠知道這麼冷僻的地點,莫非是常常有人詢問?總之,學長將座標設進導航,我們便直奔當地。

788ACA73-3E91-4407-83E7-6A8E30E8E3BF.jpg

被雪覆蓋的仙人掌。

  太神奇了,這是我的第一個心得。民宿老闆給的地圖座標帶領了我們到一個奇怪的死路,四周都被鐵絲網圍住,車子也不是很好開。這裡應該是某個社區的入口,再往更裡面就要是住戶才能進去了。老闆會知道這個地方,莫不是他就住在這裡?我很快地在分散的仙人掌中找到幾株比較上相的拍照留念。

  沒想到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這種事情,雖然只是長在路邊的小小仙人掌,但在朝思暮想後也足以讓我感動。這天的行程在看完仙人掌後就到此為止了。隨後我們回到了阿布奎基的教授家,與教授夫妻共進晚餐。

DA0FACCF-2CC1-43B5-A416-99740CE840BB.jpg

教授推薦的像是披薩的食物。

  晚餐是在外面的餐廳吃,我點了一份像是披薩的食物。我吃完之後稱它為口袋披薩(Pocket Pizza)或者是巨大的熱口袋(Giant Hotpocket,Hotpocket是一種美國常見的冷凍食品),這個舉動將教授逗樂了。我們又與教授聊了很多以前在台灣的事情,並且餐後一起吃了冰淇淋。教授一直是我的偶像,這當然不是因為這兩天他幫我結了很多頓飯才這樣說。他朋友很多,並且研究和興趣都平衡得很好,我以後也想成為像他那樣的人,我總是這樣期許自己。

  跟教授道過晚安後,我們迎來了最後一天的行程。

 

S__187973655.jpg

 

 

搭纜車到山上,滿滿都是雪。

S__187973652.jpg

已經看不到盡頭的軌道。

S__187973657.jpg

景色相當壯闊。

8851D9AB-CF62-4690-948E-27A5B535F5DC.jpg

筆者於國家核科學及歷史博物館拍照留念。

 

  在阿布奎基的最後一天,我們去速食店用完早餐後,前往了當地著名的Sandia Peak Tramway乘坐纜車。當地的海拔非常高,因此纜車到半路上便開始結霜,四周的樹枝更是動得像是電影特效。看著被雪覆蓋的纜車站,不禁讓我想到了一些電玩遊戲,主角通常會在山上暴風雪時迷路,然後需要找到塔台補給物資。幸好現實生活中不用遇到這種情況,不然恐怕是凶多吉少。

  國家核科學及歷史博物館還算有趣,有許多的退役真品展出。如果是對美國歷史或者是武器有研究的朋友來一定相當有趣。由於看得時間比較少,在外面飛機的部份我們就只是稍稍端詳,便趕往機場還車了。在這裡也特別謝謝學長在最後一天花時間陪我四處找地方寄明信片,感恩。

  由於我的班機比較早起飛,最後我就在機場與學長道別,獨自轉機回到聖路易。

FB7C91F9-953A-4EFF-9718-3CE04C65DD8A.jpg

與我一起回到租屋處的小紀念品。

  這趟旅程最讓我喜歡的部分除了跟教授閒聊之外,就是原住民陶藝博物館。博物館雖然不大,展品也不如國家核科學及歷史博物館豐富,卻讓我對於原住民文化更為了解,並且最後在搭纜車的地方買了這個小小的陶壺作為紀念品。

  印象深刻的是在導覽影片的其中一段,一位原住民的長者提到:「每一個傳承下來的陶壺,用摸的就能感受到製作者的心與情緒。當全神貫注在製作一個壺時,製作者的生命伴隨著時間的流逝,慢慢地注入了這個壺中,這個時光是不能逆轉的。製作者的生命伴隨鼻息,一點一點進入他用心製作的壺中,並且這個壺將會帶著使命,服務和傳承下去。」我想,製作者的用心就是很多壺考古出來卻能繼續使用的原因吧,這些壺帶著使命,就像是日本的匠人精神,持續服務著原住民的世世代代,而原住民們也尊敬著這些壺,愛惜使用,不隨意破壞或者丟棄。這種灌注心力將一件簡單的事做到最好,說得簡單,卻往往是現代人最缺乏的。我也常常在讀書時腦中仍想著其他事情,或者是在吃飯時顧著滑手機,這樣的我尊重寫出這本書的作者了嗎?尊重為我準備飯菜的廚師了嗎?甚至是尊重這本書、尊重這道即將化為我身體能量的料理了嗎?令我所感動的,或許就是原住民們愛物惜物、物我共存的這種心態,這種不論是有生命還是沒有生命,都一視同仁地予以尊重的理念。每個壺都乘載著製作者的用心與祝福,每個壺都乘載著製作者的生命,的確,就像是我撰寫這篇文章時,這篇文章也乘載了我近兩個小時的生命。這個過程是不能逆轉的,我已經將兩個小時獻給了撰寫這篇文章,一心一意。

 

——拜訪新墨西哥州,真是收穫滿滿。

臉書專頁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clwriting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白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