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合氣道】黑帶,然後呢?

從左至右一路走來,一字排開。(黑帶有繡名所以塗掉了)

  於是乎,我成為了黑帶。真好,在疫情變得嚴峻前,趕上了最後一波考核。就和第一次接過白帶時幻想的一樣,取得夢寐以求的黑帶著實令人雀躍。然而,緊接著沒有幾次練習,便是接連數月的停擺。疫情升溫,整座城市就像是發起了高燒,側臥在床上靜悄悄地望著窗外,等待黎明升起。繁雜的交通變得只剩下小鳥幾隻,而我連袴都還未能挑選,就被迫將道服收進衣櫃。

  在這段空白的時間,我的興奮之情逐漸冷卻,開始思考著成為黑帶的意義,並常常將它自衣櫃取出把玩。萬物就像是歸零了一樣,從此以後一切都重新計算,自此才終於明白學長說的「合氣道從黑帶才開始。」黑帶之後和黑帶之前,像是兩個不同的狀態。不只是把帶子繫在腰上,也不只是穿上近代已轉變為有段者象徵的袴,成為黑帶之後,就像是受到了這個流派的基本認證。換句話說,也成為了眾代言人們中的一份子。每一個繫上黑帶的人都是代言人,不論承認與否,在得到黑帶的瞬間起,一言一行都將被放大檢視。或許再也無法像過去那般,僅僅在道館追隨著前輩們的背影,抱持著做錯再重練就好了的心態。成為黑帶後,必須替後進們做好榜樣。

  合氣道作為一個現代武道、實用武術(後續會說明),因其理念和性質,被攻擊和質疑的聲浪從未消停。與其他時常被放上網路討論的武術相比,如太極或者詠春,針對合氣道的口誅筆伐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過去或許自己的任何表現都不會對合氣道造成影響,但成為黑帶後,在網路社團蓬勃發展的現在,便也決定了別人怎麼看待這個武術。不只是對內做好榜樣,或許對外也必須顧及流派的形象。然而,由於每個人踏上旅程的原因與目的各有不同,訓練重點和思想邏輯也並不一樣。因此在面對無數謾罵與質疑中,你又同時只能管好自己,決定自己想呈現出什麼樣的技法,又或者想帶給其他人怎樣的印象和觀感。作為團體的一員?還是作為個人精進?這個矛盾的兩難,從取得黑帶後就成為了一個擺在眼前的課題。

  過去我也曾有一小段時間因為流言蜚語,而影響到練習的表現。但當我思索出答案後,我還是返回了道場練習。對我而言,至少以一個合氣道練習者與相撲愛好者的角度,合氣道存在著我願意持續投入的目標。當然,也還是有一些地方是我不喜歡的部分。在那些我願意投入的目標中,最容易顯現的便是對於技法精度和美感的追求。然而,技法的美感並不是一件容易理解與感受的事情,至少在推廣上,合氣道技法還不是大眾主流的觀賞項目。技法上的追求都難以分享了,更何況是思考上的成長,更是難以一言蔽之。通常新認識合氣道的人都會對於實戰和防身有著過多的想像,但是我認為,合氣道大多數的技法都非常難以直接使用,屬於易學難精。若是想應用那些技法來掙脫現實生活中的緊急狀況,則必須對於技法有相當的熟悉度與自信,並且能夠靈活進行變化。變化的根基來自對於合氣道基本概念中的直線和轉身的深刻了解,並且熟練掌握適當距離、閃避或者接手,甚至加入打擊(當身技)。換句話說,能進行到這個地步的人,應該也已經練習好長一陣子了,同時有著不錯的體態和身體素質。

  合氣道到底實不實用?我認為合氣道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展現出其實用性,而在日常生活中,也能夠派得上用場。舉例來說,當我走在路上時,會時刻注意有沒有人走進我的反應範圍,並且估測自己的手腳能接觸到什麼距離,以便如果對方真的靠得太近,隨時能反射性地進行格擋。但僅僅是這樣,一定會有人說:不是練什麼武術都可以做到嗎?在我的概念中的確如此。防身術更多地是一種思想邏輯和反射動作,追求「實用」而非「實戰」,自然也因避免真正格鬥技術的碰撞。試想在路上真正遇到「不能閃避」外加「對方是格鬥技的高手」這個組合的可能性有多少呢?即使在那種場合,一直硬是要使用特定武術的技法,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?在習武之前我們是能直立行走的人類,習武防身應該是增加能用的手牌,而不是畫地自限地成為只能輸出特定動作的機器人。與自由靈活的前者相比,只會等待對手出特定手法的後者,更有機會成為被王八拳掄倒的笑柄。

  合氣道在我心中作為一個武道,它提供了我能夠靈機應變的反應力、隨之匹配的心肺能力和粗壯的大腿。更重要的是,它賦予了我一種對於世界的新視角,和面對未知的勇氣和自信。在生理層面與心理層面,它都幫助了我理解和擁抱我的生命。而在整體歷史和哲學架構中,也存在著許多吸引我的地方。

  終於取得了初段後,才體會到這不過是旅程的開始。

  在疫情期間的思考與反省後,我決定持續結合在合氣道、相撲及其他日本武術的經驗與知識。在增進自己技藝的同時,多與各領域的朋友討論、精進。即使同為合氣道,在不同的地方也會發展出不同的文化,更何況是孕育自其他地方的各種武學。透過前往各地交流與學習,我希望能夠逐漸完善自己對於武道及生命的理解,去蕪存菁,並在未來有機會的話,將心得分享給更多的人們。

 

——好一陣子都沒寫文章,放任情感自然流露,回頭自己都不知道寫了什麼。

臉書專頁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clwriting

arrow
arrow

    白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