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來到美國參加我的畢業典禮是奇怪的,協助我搬家抑是;他們從臺北千里迢迢來到聖路易斯與我在這裡的師長朋友們見面,是一種奇妙的感覺,像是兩個完全劃分的世界連結在了一起。毫不相干的人遇見了,而我是唯一的節點;兩個我是唯一的節點,出門在外的成熟的我,與在雙親身邊幼稚的我。開著車、載著朋友從聖路易斯前往芝加哥的機場,在機場用西方世界的擁抱迎接自東方而來的雙親,一起目送朋友進入安檢口回到亞洲。兩個世界交替了,兩個我成為一個相較完整的人。相較完整,因為你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整的人。

  在參加畢業典禮前拖著雙親體驗在地文化,深怕漏了一點在這裡曾留下的足跡。這裡是我們曾經買菜過的地方、吃過的餐廳,我們曾在這裡吵過架、我曾在這裡聽著音樂唱著歌。每天將近兩萬步的距離將雙親折騰,是十四小時的貼身相處更是令我口乾舌燥,;我嘗試將所經歷的一切濃縮,把近兩年的歲月濃縮成短短的五天,就像是義式咖啡,把所有的精華在最短的時間和雙親分享。兒子既成長了,卻又沒有;成熟的部分是懂得更自己照顧自己,未成氣候的部分是沒有好好體恤雙親路途的疲倦,將每一點喘息的機會都塞滿行程。這是一個新的我,也是新的他們;這是經過新文化洗禮的我,是有著新文化洗禮兒子的父母。這些關係都是過去所沒有的,在自己生活一陣子後,我感受到更大的自主性、更大的獨特性,感受到與原生家庭更遠的距離。

  在聖路易斯的幾天,我們依舊馬不停蹄。畢業典禮、聚餐、搬家整理,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搶演唱會的門票;深怕一個卡頓就錯失良機。我帶著父母見了很多人,也帶著這些人見了我的父母。與師長及朋友們相聚的時光是快樂的,整理搬家和環境清掃卻是無比痛苦,整個屋子像是受到砲火摧殘,上下來回跑動的我們像是在榨乾最後一絲體力;對於雙親我深感抱歉,並且深深地認為,未來若是有兒女,我一定不會幫忙他們搬家;由此可見,我依舊不成氣候。摺衣服裝箱、整理物件裝箱、拆解家具或捐贈或賣出,在忙了兩天後,正式將租屋處打掃得像是我不曾來過。所有痕跡都消失了,包含那些回憶。整個房間平靜得像是我不曾在這裡有過撕心裂飛的悲痛時候,不曾開懷大笑;它靜靜地待著,等待下一個住客從抱著毯子打地鋪開始新的旅程。就像是一年多前的我,或者是更久以前的每一任住戶。這幢房子比我們都老得多,也比我們更深刻,但它每次都像是戴著新妝的人一樣,迎接每一段故事。

  於是我們上路了,開著銀色的旅行車,踏上發揮它最大價值的旅程。從聖路易斯開往目的地的西雅圖總共是三十一個小時的車程,我們朝著北方前進,途經堪薩斯州、愛荷華州、南達科他州、懷俄明州、蒙大拿州、愛達荷州,最後才到華盛頓州。選擇北線的好處是沿途的風景相當壯觀,充滿臺灣所沒有的壯闊景色,缺點則是路線更為人煙罕至。我們的車橫穿了草原,開上了一望無際的高原和高速穿梭於山谷之間。有山、有湖、有牛、有馬,有七彩斑斕的神奇天空,也有不知道如何形成的奇巧地形。整體來說這條路線是比起穿過丹佛的南線更為有趣的,但缺點也很明顯,若是半路汽車故障將造成重大隱患。所幸,路途一切順利,平安抵達。

  三十一個小時的路程中,我和雙親被關在小小的空間哩,無話不談。駕駛的分配是我和父親一人各半,母親則負責拍照和遞能量飲料和零食。與雙親待在同一個空間之中,自上一次已經不知過了多久,起程時還一度擔心會吵架;距離產生美感,即使親如家人,相處總是難免摩擦。覺得無話可說的時候,就看看窗外的景色,安靜享受這段旅程。人生中能有多少次與雙親的自駕旅行?我們沒有吵架,一路上雖說不上和樂融融,但也總是平靜自在。我們有了很多對話和討論,同時認知了在這一年多的期間,或者更具體地說,在這半年的期間,我個人產生了多大的變化。申請完學校在等放榜的我,這半年等於是將大半時間放在發展自己的心靈生活上;物質生活已經到達了停滯的狀態,可以將精力放在多閱讀、多運動、多和即將離開的城市互動。我看了很多,同時也聽了很多來自朋友們的故事;喝了很多茶,也泡了不少依舊難喝的咖啡。「一無所有不好嗎?」在電影《周處除三害》中這是邪教領導人用來蠱惑人心的語言,但在現實生活中,或許一無所有真的沒有不好。

  把心慢下來,像是汽車鬆開油門,輕輕地含住剎車,最後在紅燈之前平穩地靜止;汽車是自己,紅燈也是自己設立的規範。不浪費每分每表固然重要,但能夠動中取靜也是一門學問。這是我真的想要的嗎?什麼是我?在旅途之中,和這個半年,我無數次琢磨這些問題;從家人、從朋友,從過去的故事和未來的預想,去細細品茗這些疑惑。或許是自我糾結,或許是是陷入內耗,但這些思考恰好符合了我現在的心境;像黑洞一樣蠶食鯨吞,在過程中的無限消耗,為的是在最後產出質量極大的花。我們的形在自我糾結甚至是殘酷地摧殘,意卻是向著美好的結局;沒有人是為了冒險中的艱辛而踏上旅程,所有人都是奔向最後的祕寶;外在的顯相並不重要,內在的隱相才是問題的關鍵。直到為了博士班的教學做準備,重新翻閱經濟學原理的課本,才發現這些我一開始就學會了:我們在所有的決策中分析涉及的人事物,並且推斷背後的動機和理由,由此做出理性的預期。雖然,我個人的經驗告訴我,人永遠不會是理性的;而就是在理性之中必不可少的感性和瘋狂,才讓生命的每一天充滿樂趣。像是精緻的石雕,唯有擺脫莊嚴的神性、注入人的七情六慾,才能使肢體和表情活靈活現。

  回到臺灣暫作休息後,旅行會繼續。我會在新的地方完成學業,遇見新的人,體驗更多的事物,豐富自己。

 

——以此文作為第一次與雙親在美國駕車搬家的日記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白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